為什麼我選擇在聯合利華做HR? 沒有可量化的產品銷量與業績數字,我如何找出自己的價值?
「為什麼要當HR? 你怎麼確定自己喜歡HR這個工作? 」這兩個問題我被問過無數次。
我現在在聯合利華擔任的角色與工作內容?
我是Rong,目前負責雇主品牌的經營與校園招募。日常會帶著聯合利華的校園大使們一起經營公司的職涯粉專與校園活動,像是大家現在正在閱讀的Medium就是我們經營雇主品牌的管道之一!
其餘像是儲備菁英計畫與實習生招募相關的面試、溝通也會由我統籌同時兼任面試官。不管哪個領域,我都需要了解受眾或求職者會想知道雇主哪些資訊,並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如何更有趣地揭露這些訊息;對內也需要經常與HR同伴、其他部門同事尋求有助於雇主品牌經營的資料,討論如何優化我們的資源或政策,打造更好的雇主形象。
同時,我也剛接手HRBP (HR Business Partner)的角色,提供Research & Development(R&D)、Sustainable Business & Communication(SB&C)及Workplace Service(WPS)三個部門日常關於人力資源相關的解決方案。
2020年從企管系畢業後,我就加入聯合利華擔任HR,在輪調到招募團隊之前,我負責台灣的教育訓練、Wellbeing活動與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規劃。除了本來的工作內容外,我也很幸運地有機會參與許多不同專案,像是春酒籌辦、彩虹驕傲月志工,讓我在聯合利華短短兩年間迅速累積了不同的經驗和技能。
當初為什麼選擇加入聯合利華?
一開始選擇加入聯合利華,是因為感受到這裡對「人」的重視。
我最初是以HR實習生身份加入聯合利華的,應徵當下我正在北京擔任交換學生,因為那時視訊面試還不流行,導致我錯失了許多機會。但聯合利華卻願意考量海外學生的狀況,給了我線上面試的機會,讓當時的我覺得非常暖心,感受到這間企業對每位應徵者的重視💙
進入聯合利華實習後沒多久,新冠肺炎席捲全球,聯合利華台灣開始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遠距上班,由我負責的Wellbeing活動全部暫緩,本以為會因此無事可做的我,卻接到了更多內部的匿名調查、製作內部公告、線上團建活動的任務,而這些任務的最主要目標都是為了確保同事們在這場未知的變動中可以感到安心、信賴公司,並且調查同事們對於疫情的心情與感受,幫助同事在work from home期間持續保持向心力。這些任務讓HR團隊瞬間多了許多新挑戰,把員工的感受一併計入公司策略規劃的考量之中,以人為第一優先,這是我在實習期間獲得的一大震撼。
聯合利華對人的重視,讓我相信在這裡當人資可以真正去做對「人」有幫助的事情,發揮人資的影響力!
最喜歡在聯合利華工作的哪一個部分?
在聯合利華工作的好處不少,友善包容的文化、每月紓壓活動,還有辦公桌上總是自動冒出來的公司產品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彈性的工作安排。基於對員工的信賴與關懷,聯合利華有許多彈性工作的政策,像是每週五可以提早於下午四點下班,讓我們的Friday night比別人長一點!
公司對員工的信任也不只體現在彈性工作安排上,更重要的是願意將ownership交給像我這樣還很菜的新鮮人手上。
轉為全職之後我的第一個專案是校園大使招募,雖然在這之前我就有過面試的經驗,但這是我首次一條龍規劃招募專案,包含設計專案內容與時程安排,主管很願意傾聽我從社會新鮮人角度提供的觀察與見解,進而規劃出更貼近受眾的內容,針對不適合的提案也會詳細跟我解釋她的想法,完全不藏私地跟我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
🔍延伸閱讀 : 2021聯合利華校園大使挖寶全紀錄 — 手把手教你如何挖掘寶藏
對當時的我來說,剛開始工作,每次的職務轉換都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公司和主管總是相信我能夠做到,給了我很大的空間與彈性,讓我大膽嘗試不同的業務內容,即使嘗試後的結果不理想也沒關係,主管會跟我一起分析問題,下次再戰!
作為HR,我如何發揮影響力?
我很享受自己能為他人的成長與發展帶來貢獻的感受,在日常工作中,我會盡我所能發揮影響力,提供幫助。
- 招募:打造舒服的面試體驗
面試是為了認識人選的個人特質與工作能力,舒服的面試氛圍是更可以幫助人選在放鬆情況下,展現真實的自己。過去在面試實習生時遇到很緊張的同學,我會稍微放慢節奏,由簡入深詢問過去的經歷,讓同學可以緩解一下情緒,避免太緊張導致表現失常。 - 雇主品牌:分享真實的雇主資訊,幫助求職者了解聯合利華
找工作、找實習是許多人很迷茫的一段時光,因此我很開心自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帶大家一起探索聯合利華,幫助求職者們提早了解自己想要什麼、聯合利華有什麼。有機會進入校園時,也期許自己可以盡全力提供同學回饋,帶給大家職涯上的幫助。 - 人才佈局與發展
無論是過去的教育訓練規劃,或是現在以HRBP的角色為負責的部門提供解決方案,我都很享受自己能夠為員工爭取到這些機會與資源,最喜歡大家事後跟我分享自己的收穫,讓我深感與有榮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汽車總動員Cars》,第一集的最後閃電麥坤進行比賽時,除了麥坤本人的速度與技巧外,整個團隊的緊密合作與能量補給也是讓麥坤遙遙領先的重要因素。
雖然我不是站在通路第一線衝鋒陷陣的人,但後勤部門的支援,能夠為一線人員的好表現帶來重大影響。
曾經遇過的挑戰或挫折?
近年新冠肺炎對全球的生活帶來許多影響,2021年時台灣也進入了三級警戒,基於安全考量,所有室內群聚活動都無限期暫緩,當時我必須要在2天內將原本的實體工作坊轉為線上授課。過去聯合利華較少舉辦線上工作坊,我只能自己從實戰中摸索方法,課前密切與講師確認線上暖場與教學引導方法、熟悉分組討論的技術操作,確保教學品質不受影響,讓初次進行線上課的同事們能夠順利學習。
短時間內將實體活動轉換為線上形式很考驗我的問題解決能力與敏捷力,也曾自我懷疑過自己的活動是否真的為同事帶來幫助,但也讓我意識到,身為HR,我能做的其實比我原本以為的更多,隨著科技與工作模式改變,我也該跟著進步!
未來的職涯規劃或期許?
我在學習與發展團隊做了一年半的時間,從最一開始的執行,到隔年參與整年度的規劃與控管,再到自己根據觀察與回饋擬定教育訓練的排程,中間也經歷過不少次的危機和嘗試,對我來說已經能很好地掌握這塊的內容。
今年四月,我輪調至招募團隊,並且接下了三個部門的HRBP角色,讓我的HR之旅再度迎來了新挑戰。
HR的領域還有許多不同的職能,透過內部的輪調機制,我可以以更低成本、低風險的方式接觸到招募的領域,在新的角色上學習並發揮影響力。
接下來,我會持續在招募團隊學習與探索,並且跟著趨勢,將過去的傳統作法,透過更數據化、數位化的方式處理人資工作。除了在HR領域的耕耘,也期許自己可以藉由帶領背景多元的校園大使,更加深自己的領導溝通力,讓自己準備好從社會新鮮人轉換到下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