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聯合利華校園大使挖寶全紀錄 — 手把手教你如何挖掘寶藏

--

這十個月的聯合利華校園大使任期,對我們來說就像一趟精彩的挖礦之旅。分別來自台大、政大、清大、成大與中山的我們,一起在不同的專案中成長,一起協助聯合利華的雇主品牌更深入校園。你也對聯合利華校園大使計畫感到好奇嗎?讓我們來揭下校園大使工作的神秘面紗✨

團隊氛圍

首先,當校園大使的收穫之一就是可以認識來自不同學校的好朋友👭

大學期間如果沒有參與跨校的活動或是社團,其實很少機會能夠認識外校的同學。參加聯合利華校園大使計畫可以一次認識五位來自全台各地不同學校的朋友,隨著每個禮拜的例會進行,從第一次開會時的尷尬到後來的大聊特聊,團隊氛圍越來越輕鬆,甚至開完會後聊天到十二點才散會!

專案進行過程中,校園大使們合作的機會越來越多,對彼此也越來越熟悉,明明實體見面的次數不到五次,但一見面就像認識很久的朋友一樣什麼都可以聊,在舉辦台灣區商業競賽的時候我們甚至一起出去玩了一個晚上、在民宿一起吃宵夜玩遊戲,完全不像網友見面的尷尬!

校園大使是一個很溫馨的團隊💗除了大使們常常互相關心彼此的生活、工作,人資主管們也很關心大家,常常會擔心大家的工作量會不會太重、有沒有遇到任何問題,不管是工作上的、私人上的問題,都會很細心幫我們解答。人資主管也會定期的為我們規劃一些自我成長的工作坊,幫助我們在任期中能夠成長很多,且工作的過程也很開心!

期中聚餐💙

工作日誌

初上任時,我們與各校的大使夥伴們和人資主管們一同進行線上相見歡,在了解工作內容和認識彼此後,就開始我們的聯合利華校園大使旅途🚗

我們的工作主要包含校園活動宣傳、協助招募宣傳、粉專經營、雇主品牌調查等,透過每周一次的線上會議互相更新進度。

每週例行開會的我們,各自在會議與專案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Unilever Future Leaders’ League — Taiwan

在上任後接觸到的第一個專案是UFLL商業競賽,粉專上所見的「你一定要擁有的四個大學經驗」、「競賽懶人包」、「乾貨大補帖」等系列貼文,都是我們一點一滴完成的喔!最特別的是過程中的校園說明會,從校說會的宣傳、籌備到當天的主講,都是由我們親自完成,當然人資主管也在身後做我們最大的助力,讓我們自由發光的同時也能收穫滿滿🌟

而在商業競賽專案的最後,我們協助舉辦UFLL的台灣區總決賽,公司也讓我們有上台主持的機會,不只直接在現場觀摩參賽隊伍的精彩提案,也在整場大型活動中提升了臨場反應和溝通應對能力🆙🆙

商業競賽總決賽大使與人資主管的合照

人才招募

身為校園大使,我們其中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擔任企業與學生之間的橋樑。我們除了分享職涯相關的資訊,也籌劃許多系列貼文以及線上、線下的說明會,讓同學們能更直接地與企業交流,把握每個可以挑戰自己的機會💡

在任期中我們主要協助的招募計畫包含儲備菁英計畫、實習生與下一屆校園大使。為了讓想申請職缺的同學們可以搶先一窺部門內部的運作,並了解職缺必備技能,在今年的「Behind Unilever Functional Teams 部門大揭秘」的系列貼文中,我們訪問了不同的部門主管,根據訪談內容將部門的分工、任務、里程碑與展望等呈現在貼文中,期望透過各篇不同的系列貼文,讓大家更了解聯合利華,也能在豐富的資訊中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

社群平台的經營

社群經營方面,聯合利華給了我們非常多發揮的空間!Unilever Taiwan Careers 除了在 Instagram, Facebook, YouTube 的經營以外,為了提供更多實用、豐富的資訊,讓大家可以透過實習生與各部門主管親身的故事、內部的活動花絮,以及時事的整合,更了解聯合利華的企業文化與雇主品牌,Medium、FMCG101、Wellbeing 在我們的努力下誕生了!每個系列的貼文和文章,從主題的發想開始,到主視覺設計、訪綱規劃、人物採訪、影片剪輯,再到最後的文案撰寫,都很紮實的磨練我們有系統性的經營社群平台。

雇主品牌調查

相信有持續追蹤聯合利華粉專的大家都有注意到在五月時上線的雇主品牌調查問卷。為了讓聯合利華可以更了解大家的想法、提供更多有用的資源給正在求職的各位,我們設計了不同面向的題目,透過問卷蒐集大家的想法,為聯合利華的雇主品牌策略進行分析並提出建議。這次的專案讓我們學習如何審視專案成效,以及提供有效的數據做為未來專案執行時的參考方向。

進入任期的尾聲,在聯合利華為我們準備的畢業典禮上,還有最後一項小任務…我們會回顧過去十個月六個人共同經手的大小專案,向香港台灣的人資主管們分享我們的結案的成果和心得,為我們這趟充實的大使之旅留下成長印記!

期待與收穫

一開始對於校園大使的想像,其實很單薄,覺得能夠藉此拓展一個新的機會,進而擔任品牌與學生之間的橋樑;但實際經歷十個月,透過六個校園大使的合作,不同專案的執行,以及深入分析與探訪快消品產業,才發現聯合利華給予的成長機會遠大於最初的想像。

FMCG 產業大解密

校園大使的身份介在品牌跟學生之間,在轉換品牌內容給受眾的過程中,必須要深入了解產業的工作內容、特性。舉例來說,在製作社群貼文前需要先梳理產業脈絡,並透過訪問了解完整工作的面貌,再以學生的角度判斷讀者會希望看見什麼資訊,完成最終的內容。在整個吸收與產出的轉換裡,更加了解原先不熟悉的產業領域。

軟實力突破

  • 溝通表達:因為聯合利華給的執行空間很大,加上每週都有小組的例會以及與主管的溝通討論,短時間內梳理自己想法的能力以及簡報表達技巧都提升很多,大使彼此間的想法交流方法更是得心應手;也有許多上台表達的機會,甚至是全英文的活動主持,這些都是很難得的機會。
  • 專案管理:除了 UFLL 商業競賽、社群平台經營、 雇主品牌調查,其實同步還有其他計畫正在籌備與執行。從發想討論、規劃設計再到實際執行,專案與企劃執行能力都有著暴風性的成長;而在學期間,其實六位大使都還有其他外務,像是像是實習、比賽,又或是期中期末考,如何在各種DL中妥善安排時間,時程規劃更是一大考驗與成長。

硬實力加成

  • 軟體技能:經營社群主題最常用到的軟體便是 Adobe Illustrator,同時為了因應主題,也會運用到影片剪輯的軟體。我們六位不是一開始就都會 操作Adobe Illustrator以及剪輯影片,也是花了很多時間私下摸索,互相討論教學,找出最有效率的方式,在設計上才越來越得心應手,成了可以帶走的技能✨
  • 數據分析:在專案中有機會分析到社群的後台資訊,以及大量的問卷數據,並從中找出品牌的影響力以及未來可以優化的方向,在這個過程裡除了增加對於數字的洞察力,也考驗如何將數據轉化成易於理解的圖表,並且向主管們進行簡報、提出策略建議!
  • 文字能力與訪問技巧:在這十個月中經手許多文案與線上文章的撰寫,同時也有很多機會可以和聯合利華的員工、實習生面對面訪談暸解他們的工作日常。而前置準備中需要先行針對工作的性質與專案研擬訪綱、爬梳資料,最後再將這些內容轉譯成受眾可以迅速理解的文字,培養了我們重點抓取的能力、轉換角度看待需求,以及產出內容的精準度。

與其他校園活動不同的地方

聯合利華給予校園大使極大彈性與發揮空間,同時針對團隊及個人給予豐富資源跟管道,是有別於其他校園活動的。以下三點進一步聚焦,校園大使計畫的不同之處和特色所在:

  • Ownership:十個月以來執行大大小小的專案,經過多次會議討論、雙向溝通,與團隊達成一致目標,在具可行性的前提下,便能將提出的想法從0到1落地執行,尤其主管給予每位大使 Own Project 的機會,除了培養專案管理能力,更能獲得陡峭的學習成長曲線。
  • 線上與線下活動:校園大使作為學校及企業的溝通橋樑,透過籌辦商業競賽、社群媒體經營等,結合線上與線下各項活動,更有站上舞台、主講校園說明會的機會,藉由實際的互動和交流,創造更多與校園的連結,傳遞企業理念與文化,並建立雇主品牌形象。
  • 貼近 FMCG 產業:與聯合利華主管、實習生進行深度訪談,不僅能吸收大量產業知識,還能實際貼近不同部門及職位,舉凡分享專案里程碑、產品上市的心路歷程。經過組織產出相關影音圖文、Medium 文章,幫助自己釐清未來職涯發展,也帶領讀者深入瞭解 FMCG 產業的迷人之處。

人資主管跟大使們的關係可以說是益師益友,無論是每週會議或定期小聚,主管都溫暖且用心的與我們分享寶貴經驗與建議,像是提供履歷健檢諮詢,並給予調整方向;同時關心我們的個人發展,例如透過 MBTI Workshop 更認識自己的特質及潛力,有任何問題主管都十分樂意討論。總結來說,這十個月的旅程每天都像在挖掘寶藏啊!✨

期中小聚時的MBTI工作坊

--

--

No responses yet